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张献忠攻破成都之后,据传运蜀王府的金银,就用了数千船只,运了整整三个月。

这样的一个吝啬的蜀王,在劭捷春陷入困境之时没有拿出一两银子,一斗粮食帮助他,却在他被捕后为其求情。

史书中说劭捷春治蜀采取惠民政策,这惠的到底是哪个民?

反正朱由哲不相信他惠的是那些穷苦百姓。

而这样一个巡抚,不为普通百姓做主,却为宗室、乡绅谋利,还依旧能在后世史书中留下好名声。

说到底,就是舆论掌握在那些富户和乡绅手里。

想要改变这种风气就得把舆论从这些人手中夺回来,用傅山创办大明日报就是这个目的。

但只在京师还远远不够,得在南京,得在江南,在东林党、还有其他各党的老巢来办。

但用谁是个问题。

明末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人才,他们的思想也各有不少可取之处。

但问题是这三人。

顾炎武和黄宗羲都是复社成员,和东林党人都牵涉甚深。而王夫之,他的着作着重于经意和诗歌。

简单说,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研究华夏文化有很大用处,是个大师级的人物。但少有涉及实事,对乱世没有太大用处。

黄宗羲和顾炎武两个则比较讲究经世致用。

顾炎武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旷世名言。强调士大夫应该知耻,同时在经济学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明亡之后,顾炎武独身北往,走遍大半个中国。

中间,他不但没有陷入缺银子的困境,反而可以拿出几千两银子资助他的两个外甥,可谓富有至极。

而黄宗羲更厉害,提出重视学校的作用,以学校取士代替科举取士,使治天下之人具皆出自学校。

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限制君权,实行君主立宪。

提出“工商皆本”,提倡“废金银”和“通钱钞”,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主张。

同时,黄宗羲还提倡均田、齐税等。

但由于其出身乡绅原因,黄宗羲并不反对井田制。

三人之中,朱由哲最喜欢的是黄宗羲,感觉他是超越时代的存在,而他与东林党的牵涉最深。

黄宗羲他父亲就是东林党人,因为弹劾魏忠贤而被捕入狱,最后在狱中遭受酷刑而死。

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上吊、崔呈秀被杀,刑部会审魏忠贤五彪之二的许显纯、崔应元。

黄宗羲作为被害人的家属出庭对证,而他却在袖中暗藏铁锥。当众刺伤许显纯,痛打崔应元,更是拔了他的胡须带回去以祭奠其父的在天之灵。

当时的黄宗羲只有十八岁。

能在刑部大堂这么做已是很神奇了,关键是当时没人阻止,事后更没有人追究他的任何罪过。

连崇祯皇帝事后也只能感慨一声,“忠臣孤子”。

这就表明有人在帮他,而且势力还不小。

除了东林党人,还能有谁。

最初,朱由哲招了那么多人入京,唯独没有招黄宗羲就是因为这个。

现在东林党势力太大了,遍及整个朝堂,朱由哲不想为自己增添麻烦。

而且,目前最重要的是稳住局面,需要的是将才,黄宗羲这样的可供改革的人才倒没那么着急。

但是由秦良玉想到了劭捷春,朱由哲突然又感觉这天下留给自己的时间似乎并不多。

犹豫了片刻,朱由哲提笔在纸上写了两道任命。

设户部上海清吏司,专职海贸事宜,直属内阁。任命顾炎武为户部主事,正六品,前往上海协助鲁王朱以海开海贸。

任命黄宗羲为新闻部南京分部总编,从六品官,赐三千两白银。招募人员,创立大明农业报。

言井田制之缺陷,土地兼并之严重,分析利弊得失,寻求改革之道。

并赐下万两白银的赏格,悬赏高产之农作物。

朱由哲想了一会,又舔了几十个字。

可笔指藩王侵吞土地之贪婪,可言说士绅豪强欺压百姓之严苛,可弹劾地方官员滥施法纪之妄为。

凡事,无不可言。

看着,朱由哲还是有些担心,于是又添了一句。

爱卿之才,应为天下百姓请命,而不为某些人,某一党谋私利。

朱由检这时飘过来,心情有些复杂。

成都一旦失陷,天下必然震动,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再次蒙上了阴影。但事已至此,也能尽快做出一个决定。

朱由检起初不敢看,待朱由哲写完,知道他已经做好决定,这才飘过来,想看看他有何解决之道。

但稍微瞥了一眼后,朱由检顿时愣住了,“你这写的是什么啊!”

朱由哲勾嘴笑道:“怎么,白纸黑字,看不懂?”

朱由检怒瞥了他一眼,“朕是问,你现在写这个东西干吗?你不应该立即对四川之事做出处置吗?”

朱由哲放下笔,举起双臂伸了一个懒腰,“我突然觉得成都失陷,让张献忠去那么搅一搅,或许并不算坏事。”

“什么?”

朱由检顿时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朱由哲脸色平静的问道:“崇祯老哥,你说现在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谁?”

朱由检愣了一下,心中有所不解,但照实回道:“若就现在看,从现在看,是李自成所率的闯贼。但从你给朕说的后来发生的那些事看,似乎是满清。”

朱由哲点了点头,问道:“那为何不是张献忠?”

朱由检沉思了片刻,说道:“张献忠每攻下一处,都屠戮一次,使人恐惧,而不能使人心服。这样的人,可为一时之雄,但难以长久。

朱由哲惊讶的看着朱由检。

这评价,可真恰当啊!

张献忠这样的人太过暴虐,是得不到人心的。

朱由哲深深点头,表示赞同,“所以,让张献忠占了蜀地又如何?迟早再让他吐出来。”

看朱由检满脸的疑惑,朱由哲只得解释道:“川地好进不好出。若张献忠四处流窜,朝廷还得费很大精力去对付他。但若让他得到成都,只用把守主要关隘,牢牢守住出川之道,那他就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