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院子里养花种菜以后,时间过得特别快。

爷爷奶奶生活有了寄托,爷爷每天围着他的那两盆兰花浇水施肥,还要去图书馆查找养花的资料。

奶奶不仅种了于茵给她拿回来的花苗,还和以前的街坊邻居要了不少花籽,见缝插针的种了好多。

看着小苗一点点破土而出,奶奶感觉自己年轻了。

平平安安也很忙,忙着捉虫喂鸡,忙着给果树浇水,还要忙着和伙伴们述说自己家里小鸡长鸡冠子了,蔬菜结花苞了,开花了,又结果了。

快快也很忙,他是所有人的小帮手。要帮爷爷提水,帮奶奶拔草,还要帮哥哥姐姐捉虫喂鸡,总之他忙得团团转。

慢慢呢,她喜欢画画。

爷爷的兰花,她要仔细观察,画下来,奶奶的小花,在她的笔下也发生着变化,哥哥姐姐的小鸡,在他的笔下也很生动。她喜欢静静的做一些安静的事情,而且做得很好。

爷爷觉得慢慢很有绘画的天赋,征得了于茵和卢书睿的同意,想着下半年送慢慢去朋友那试试,那是位很厉害的绘画大家。

卢书睿和于茵在学校过得也很充实,努力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又旁听一些其他的专业知识。

期中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同学的关系也亲近了很多。

于茵和苏亦娴的书信来往一直没有断。说说着彼此的生活,身边发生的故事,孩子们的趣事。

阿香来信说,她丈夫被调到了昆明军区,她即将随军到昆明。这一段时间会比较忙,可能要等稳定之后再通信了。

于茵很为阿香高兴,昆明和他们县比,各方面儿都要好很多,孩子的教育环境也会更好一些。

于大嫂的书信和包裹更是不断,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样,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高兴的事情,都喜欢写信和于茵说一说。

不知怎么的,两人处着处着,有点像闺蜜的感觉了。

于大嫂性格开朗,说话也比较直接。从她的信里,于茵知道了,于母和于晴在于大嫂这屡屡碰壁后还不甘心,反而越挫越勇,他们之间的故事够写成一部小说了。

于小歌夫妻在京市过得也很好,双胞胎儿子身体健康,就是有点淘气。在白晓羽娘家的帮衬下,小两口日子过的顺风顺水。

于家这边的亲戚基本就这样,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偶尔有些小摩擦。

而卢书睿这边,爷爷奶奶和他们一起生活,卢三叔和卢三婶儿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陪爷爷奶奶说说话,聊聊天儿。卢舒棋和妹妹放假了,也会过来,大家一起吃个饭,聚一聚。

来于茵家最勤的反而是卢父,因为和卢母闹了矛盾,老两口分家了。

卢父自己吃食堂,下班了回家睡觉。卢母帮卢书康夫妻照顾着两个孙子,自顾不暇,因为两个人上了大学,不放假就不回家,各自潇洒。

每个休息日,卢父放假休息。没事儿就会买点儿东西,来看望卢爷爷卢奶奶,陪着四个孩子玩会儿,在于茵家吃完晚饭,才回家睡觉。

卢大哥一家五口偶尔也会过来溜达,但是他们的工作太忙了,能赶到一起休息的时候太少。

但是卢大哥家的孩子很喜欢于茵家,喜欢他们的院子,喜欢他们的果树,蔬菜和小鸡。三个孩子教养很好,于茵也很喜欢他们。

二姐的肚子很大了,再有一两个月就要生了,不方便经常过来。但是壮壮和朵朵会经常过来玩儿,和安安几个也处的很好。

而于茵和卢书睿也很忙,晚上两人会进入空间,把空间里的作物好好的打理。收的收种的种,所有能用的土地都被利用上了,不像于茵以前空了好多,太浪费了。

家里的蔬菜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了,偶尔于茵会从空间里偷渡一些出来,当做从小商小贩那里买来的,大家都没有怀疑。

现在外面经常能看到一些郊区过来的农民,走街串巷卖一些自家园子里的蔬菜,鸡蛋什么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平淡而温馨,直到安安班主任的一通电话,才打破了平静。

电话是打到于茵他们系办公室的,班主任吴老师找于茵接电话的时候,于茵还有一点懵。

当时安安学校需要留联系方式,于茵就把他们系办公室的电话留了下来,没想到还有用到的一天。

“卢向婉家长,请你现在来学校一趟,卢向婉和同学发生了矛盾,打架了,需要双方家长来处理一下。”于茵再接起电话的时候,就听到安安班主任的通知。

于茵和吴老师道了谢,又请了假,骑着自行车匆匆的去了安安的学校。

张老师办公室中,安安和另一名小男孩儿并排站在老师的办公桌前,班主任张老师坐在椅子上。没有看见其他的家长,应该还没有到,于茵离的比较近,来的快。

“张老师你好,我是卢向婉的妈妈,于茵,打扰了。”于茵赶紧跟张老师打招呼,在学校没有叫安安这个小名儿,而是喊了卢向婉。

“卢向婉妈妈你好,郑浩的家长还没到,你稍等一下,等都到齐了,我们再说一说这件事情。”张老师态度还不错,没有大发雷霆,一直保持着冷静。

于茵看了一眼安安,脸上青了一块,而那个小男孩的一只眼睛,眼眶也青了,

这是两败俱伤。

安安偷瞄了一眼妈妈,发现妈妈并没有生气,她紧绷的心放了下来。

她知道自己动手和同学打架做的不对,可是当时没控制住。

又过了20多分钟,从门外进来一位中年男人,模样长得和小男孩有一些像,这应该是小男孩的爸爸了。

“张老师你好,是不是郑浩又在学校惹事儿了?看我回家不打死他,臭小子,太顽皮了。”郑浩爸爸一进门,先向老师道歉,不问缘由,先批评自己的孩子。

这就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家长的作风,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

很少有家长耐心的听孩子的话,先打一顿再说,尤其是男孩子。

郑浩爸爸的话,让于茵有点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跟着一起批评安安,于茵做不到,孩子打架了,要先问明白原因,不能上来就一顿棍棒教育啊!

张老师也看出了于茵的不赞同,他没有按照郑浩爸爸的话,批评孩子。而是让双方家长心平气和的听孩子说一下打架的原因。

张老师不错,于茵在心里想着,接下来要好好听听两个孩子为什么打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