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可以出院回家了。”
主治大夫的话让于茵松了一口气,终于能回家了,在医院太不方便了。
于父借来一辆车,和于母一人抱一个孩子,卢书睿拎着东西,于茵自己走着,本来也没多远,坐车就更快,于茵还没好好看看景色呢,到了。
“于茵,动作快点,磨蹭什么呢,赶紧回屋,你还不能在外面待太长时间。”
于母的爱,总是带着批判,很容易让人忽视话语中的关心,放大其中的批评。
于茵放弃抵抗,顺着脑海中的记忆,乖乖的上楼回房间。
别误会,上楼不是上所谓的筒子楼,多层楼房啊,就是当时云省最常见的干栏式吊脚楼。
应该说原主是幸运的,她分到勐海县以后,和妇女主任关系处的很好。一个不爱吱声,不传闲话,眼里有活,不斤斤计较的小姑娘,很招人喜欢,尤其中年女人的喜欢。
妇女主任郑梅很得意原主,觉得她踏实,不浮躁,本本分分,很喜欢和她聊天,不管告诉她什么,都不会传出去。一来二去,俩人熟悉了,原主经常被邀请去郑主任家做客。
郑主任家的房子是勐海县少有的几座好房子,是六十年代的一位汉族干部自己掏钱建的,后来辗转到了郑主任手里,还很新。
一层是泥砖和砖块打底,砌成的大开间,二层是木质结构,木头也是好木头。上了楼梯,就是一道长廊,一侧有半人多高的围栏,一侧是三个房间,每个房间大小差不多,都按着光滑的门板门。
房顶是铺的瓦片,轻易不会漏雨。整个房子占地面积很大,最让于茵喜欢的是院子有围墙,不是用砖砌的,是用小孩手腕粗的木棍子围成的,外面一圈插了荆棘丛,很有安全感。
每次来,原主都会在心里默念,自己的工资都攒着,将来盖一间这样的房子。
机缘巧合,在69年初,郑主任要调走了,她要把房子卖掉,第一个就想到了原主。但是,那孩子还没结婚,不知道父母能不能同意她买下来。犹豫再三,决定问一下。
“于茵,我要调走了,我家的房子也打算卖了,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调走,调到哪去,不回来了吗?”
原主很喜欢郑主任,她不会嫌弃自己反应慢,也能有耐心的听自己讲话。还告诉自己一些同事相处的道理。这冷不丁听到郑主任要走,她有点接受不了。
“调去昆明,我丈夫的家人和我的娘家人都在那边,我们也要回去了。”
“啊,那挺好的。”
“傻丫头,是问你买不买我的房子?”
原主光想着郑主任要调走了,没听进去买房子的事。
“我买。”
很肯定的回答,这是原主梦寐以求的地方,现在有机会了,肯定不能放过,一定买。
“不用和你爸妈商量吗?”
“不用,我自己的工资一直攒着,就为了以后置办房子。我妈一直说我反应慢,不会说好话,将来没人娶,我得给自己置办一个安身之处。”
听着原主用平和的语气,说着难堪的话,郑主任决定房子就卖给她了了。
房价不低,即使再喜欢这孩子,郑主任也不能把房价降太低,自己也要生活,最后,定了650块钱,在这个时代,尤其云省这个地方,不少了。
原主工作了一年半,她的工资于母没有要,让她自己攒着。开始一个月36.5,转正以后,定的行政级别,一个月42.5,一年半,她开了七百多块钱的工资,还有小哥不时的寄给她的钱,自己从小到大的压岁钱,除去必要开销,原主还有将近一千块钱的存款。
两人说定,再郑主任离开前,把房屋证明改了于茵的名字,这个房子归于茵所有了。除了管房产的同事,没有人知道房子易主了,而知知情的同志答应保密,原主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记忆深处冒出来的印象,于茵想起来,因为原主一声不吭的买了房子,还谁也没说,直到意外发生,不得不结婚的时候,于父于母才知道自己这个蔫不出的姑娘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
这可是房子啊,是真金白银来的,不是仨瓜俩枣的事。于母气的拍了原主两巴掌,这孩子,蔫人干大事,不声不响的放了个大招。
原主是据嘴葫芦,任由于母打骂,我就是不知声,把于母气走了。
“茵茵,你买房怎么不告诉爸妈一声呢?”
“我钱够。”
得,说不明白了,就这样吧,这孩子从小反应慢,不爱吱声,也没什么要求,再说,房子都买完了,也不错,正好,结婚有地方住了。
于父没再说其他的,进屋看生气的于母去了。
“行了,孩子也没乱花钱,买都买了,生气也没用。”
“我是气她这么大事也不和父母说,她又不是孤儿。”
“可能有什么隐情,现在歪打正着。这房子可是抢手货,也是运气好,多少人惦记着呢。”
于母气过也就算了,还得张罗着看看有没有需要修理的地方。
真是嘴硬心软的老母亲,想起来起来,也挺可爱的,比自己那不负责的妈好太多了。
不管怎么说,于茵都是受益者。
躺在床上,旁边是精神不少的两个小崽子,于茵心安定多了。
于父于母和卢书睿交待了一些事情,就赶回去上班了。
于母的离开,让卢书睿放松了不少,他是真有点怵于母。
把医院拿回来的东西规整好,孩子没干的尿布重新清洗一下,晒在院子里,得上楼看看娘三个。
屋里,娘三个躺在床上,睡着了。
噔噔噔,又下楼,看看菜地,还有什么能吃的。
卢书睿会做饭,一般的家常菜都会,还喜欢煲汤。小的时候,和爷爷奶奶住了几年,他学会了做饭,还和奶奶学会了煲汤。
早上买回来的大骨头,焯水后,放在汤罐里,大火烧开,小火慢炖,要把骨髓都炖出来。这骨头是真的骨头,连一点肉丝都没有。
“卢书睿,孩子尿了,把尿布拿上来,我这啥也没有。”
孩子还是太弱,尿了,哭声他都没听见。
端着一盆温水,拿着干尿布,卢书睿上楼了。
“来,我来换,再给他洗洗,省得淹屁股。”
洗完擦干,又给拍上粉,垫上尿布,包好,小家伙舒服了,眉头舒展开了,不再皱得像个小老头。
提起这粉,还得感谢二姐卢书霞,知道于茵怀孕了,还是双胞胎。不仅准备了爽身粉,还有两个奶瓶,一些瑕疵布,奶粉,几乎新生儿能用的都给寄来了,他妈都没准备。
“于茵,你饿不饿,我炖了骨头汤,一会下点面条,打个荷包蛋,再放点小青菜,行不行?”
太行了,一想就流口水,又发现卢书睿同志一个优点,会做饭,值得好好挽留一下。
“行,我不挑食,你多下点,自己也吃点,这几天也累坏了。”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关心也是相互的,不能只索取不付出。
“嗯我知道,这个月的粮票够用。你再躺会,我把尿布洗了。”
噔噔噔,勤快的小蜜蜂又下楼了,于茵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自己有调理身体和改善植物的灵泉,有能种植的黑土地,最重要的,她有一份工作,还是政府部门的,旱涝保收啊。
对于空间,她还没研究明白,等自己好点了,再仔细研究一下。印象中,卢书睿和自己是分房睡的,那更方便自己进出空间。
这是自己最后的保障,是一个人的秘密,谁也不能告诉的。
“面条好了,你赶紧吃,一会又该喂奶了。”
一大碗面条,乳白色的汤,翠绿的菜,金黄的鸡蛋,卖相就不错。
吃一口,不油腻,也不寡淡,很爽口,要是再咸点就好了。那只能想想,月子饭,都是少盐的,这还有点滋味,还要啥自行车。
唏哩呼噜,一大碗面进肚了。
“你这手艺杠杠的,好吃。”
卢书睿拿着空碗走了,但是于茵还是眼尖的看见他耳朵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