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土地改革的诏令刚刚颁布,整个领地就像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刘隽治下的世家们听闻此事,顿时炸开了锅。

在他们奢华的府邸中,家主们聚在一起,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这刘隽简直是疯了!土地是我们的根本,他竟然要收归国有?”

一位年迈的世家主气得双手颤抖,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咒骂着刘隽,他们养尊处优惯了,享受着土地带来的巨大财富和特权,如今这改革无疑是要断了他们的根基。

很快,世家们开始了行动。他们纷纷变卖家财,珍贵的古玩字画、华丽的丝绸锦缎,都被匆忙地拿出来贱卖。那些原本气派非凡的府邸前,堆满了等待运走的箱笼。

一些在朝堂任职的世家子弟,也纷纷递上辞呈,准备辞官南下。他们想要投靠其他诸侯效力,到时候重新用钱财资助换取土地,又可以享受特权和供养了。————————

在刘隽大力推行土地改革的关键时刻,关羽、张飞、荀彧、沮授等一众文臣武将,展现出了非凡的忠诚。

关羽,面色凝重而神情坚定,手中轻抚着那柄青龙偃月刀,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刘隽面前。他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般说道:“兄长,关某愿将名下土地尽数交出。自追随兄长以来,关某便深知兄长之志在于兴复汉室,造福百姓。土地改革乃利国利民之大业,关某定当全力支持,绝无二话!”说罢,他双手呈上土地田契,眼神中满是坚定。

张飞则是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那粗犷的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豪迈。“大哥!俺老张虽然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俺知道大哥做的肯定是对的!俺这就把土地交出来,不管大哥要俺干啥,俺都豁出这条命去!”张飞一边大大咧咧地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土地文书往桌上一扔,憨直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心生敬佩。

荀彧一袭长袍,风度翩翩,他恭敬地向刘隽行礼后,缓缓说道:“主公,新政推行,土地国有乃大势所趋。彧深知此举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彧愿率先垂范,交出土地,换取其他权益,全力支持主公的改革大业。”他的话语条理清晰,尽显智谋之士的风范。

沮授亦是神色庄重,上前一步说道:“主公,授一直钦佩您的雄才大略与改革决心。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正是需要我等齐心协力之时。授愿将名下田产全部交出,以实际行动支持主公。相信在主公的带领下,我军必能日益强盛,成就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躺下密密麻麻都是刘隽信赖的文臣武将们,就连远濮阳,并州的张辽,吕布也是遣府上下递上地契。

这些文臣武将的举动,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刘隽倍感欣慰。他望着眼前这些追随自己多年的得力干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刘隽大步向前,亲手将关羽、张飞等人一一扶起,然后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高声说道:“有诸位如此支持,是我之幸,亦是我大汉之幸!我等齐心协力,定能让这大汉江山重焕生机,不负百姓所望!”在众人的坚定支持下,土地改革在刘隽的领地内愈发顺利地推进着,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大步迈进 。

对于那些离去的世家和辞官而去的人,刘隽只是静静地站在城楼上,看着那些忙碌的车队和行色匆匆的人群。他的谋士们围在身边,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主公,这些世家带走了大量财富,而且他们在南方说不定还会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我们真的不阻拦吗?”

刘隽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缓缓说道:“大汉已经病入膏肓,这些世家只思考自身利益,不顾百姓死活和国家安危,是大汉身上的蛀虫,若不进行这场彻底的变革,大汉还是会走向灭亡。

这些只知私利的世家,走了也好。他们带走的不过是身外之物,而土地,才是国家的根本,是百姓的命脉。”

于是,他下令,对于变卖土地资产南走的世家,一概放行,但只能带走亲族家眷,其余百姓、佃农以及奴、婢全部留下,并恢复他们的百姓户籍。

这些被恢复户籍的奴婢感恩戴德,高呼

“燕王万岁!”

随着世家的离去,原本热闹繁华的街市有了一丝冷清。但很快,一种新的气息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蔓延。那些被解放的百姓们分到了土地,被安排进各个工坊和建设地方去,有了活计和本钱,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们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虽然土地还需要他们去辛勤耕耘,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在刘隽的领地内,工坊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纸张和印刷术的工坊里,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这些新兴产业的出现,让那些选择留下的世家看到了新的商机。他们明白,虽然失去了部分土地,但通过参与这些产业的交易,他们依然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

于是,这些世家纷纷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刘隽麾下效力,和刘隽达成协议,交出土地田产,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商业活动中,与刘隽一起探索着新的发展道路。

刘隽走在田间地头,看着那些辛勤劳作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欣慰。百姓们看到他,纷纷放下手中的农具,跪地叩谢。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含泪说道:“主公啊,您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祖祖辈辈都被土地束缚,如今终于能为自己种地了。”

刘隽连忙扶起老者,温和地说:“这是你们应得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百姓们对刘隽的感恩之情如潮水般汹涌,在这片土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无论是繁华热闹的城镇,还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一种对新生活的感恩与对刘隽的崇敬氛围之中 。

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会发现,原本摆放祖先牌位的案几上,悄然多了一个崭新的牌位。那牌位或许材质并不贵重,有的只是用普通的木板制成,

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刘公隽之长生禄位”。制作虽不算精美,却饱含着百姓们最质朴的心意。

在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屋内,百姓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来到案几前,虔诚地为刘隽的长生牌位上香。

袅袅香烟升腾而起,仿佛承载着他们对刘隽深深的祝福与祈愿。老人们会一边上香,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向神灵诉说着对刘隽的感激,祈求上苍保佑这位恩人平安顺遂、福寿绵长。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大人的举动,但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也懂得刘隽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们会睁着纯真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牌位,然后学着大人的样子,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

到了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简陋的饭桌前,饭菜虽然谈不上丰盛,但已经可以不用再挨饿了。

在村子里的大树下,老人们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刘隽展开。“咱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遇到这么好的王爷,把咱老百姓的事儿放在世家上边,为了咱们这穷苦百姓得罪了那些地主老爷们,燕王真是上天派来的神仙呀”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其他人纷纷点头称是,言语中满是对刘隽的赞誉与感恩。

就这样,刘隽的长生牌位几乎出现在了领地的每一户人家中,成为了百姓们心中希望与感恩的寄托,见证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这位改革者的无限敬意 。

孩童们也立志长大之后投军报国,要成为刘隽手中的将士,开疆拓土,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