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灵崖山的故事 > 第73章 兀夷族的败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兀夷族的大殿下,可不是善类,眼见战争不利,就萌生了退意。

大殿下召集来众人,命令道:“图图鲁,巴嘎亚,听令!”

图图鲁,巴嘎亚,立即俯身下跪听令。

“命你二人,带领你们的族人,再与武国军队周璇七日,以掩护大军凯旋而归。”大殿下命令道。

图图鲁,巴嘎亚,不敢反驳,只得接令。

“茂莫多,你率领你的族人,走东线而归。但是回归的速度不能太快,日行不可超过六十里。”大殿下命令道。

茂莫多接令。

大殿下又说道:“我亲率剩余大军,押送战利品和俘虏,走西线而归。都下去准备吧,明日就出发。”

大殿下奸计得逞,起身离开。

杨立知道,兀夷族受挫必定回归,早在几天前就派遣两路精锐,绕路北上前去设伏。

这时,斥候来报:“兀夷族兵分三路,两路北去,一路坚守。”

“尽量打探到三路人马的大概人数,一有消息速速来报。”杨立说道。

斥候领令离去。

杨立坐在帅椅上,说:“众将做好准备,我们要先围歼这路留下断路的兀夷族人马。都去准备吧!”

第二天,斥候来报:“禀告大将军!留下断后的这路人马,不足二万人。”

杨立冷笑一声,说:“区区两万人马,就想拖住我们,痴心妄想。传令官!传令各部,按计划实施合围。”

“是!”传令官领令离去。

图图鲁和巴嘎亚,眼见已经过去三日了,武国的军队还没有杀过来,心中窃喜,只要再磨蹭几天,他们就可以撤退了。

这时探马来报:“禀告两位将军,西北方向,一万多武国军队向我们缓缓压来。”

巴嘎亚一愣,说道:“怎么会从西北杀来了?”

“这是想断咱们的后路啊!他们居然如此小瞧我兀夷族的勇士。”图图鲁冷笑道。

巴嘎亚思索片刻,说:“他们不会只用这一路军队,来进攻我们的,至少还有两路,总兵力绝不会少于五万。”

图图鲁厉声道:“只要咱们集中兵力,一举打垮这路人马,就会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再拖几日,咱们就可以远走高飞去了。”

二人商量完毕,集中了所有人马,向西北方向的武国军队杀去。

远远看到兀夷族的骑兵杀了过来,武国军队停止前进,开始结阵。

运输物资的车辆和大量拒马,一排排摆好,铁蒺藜也撒的到处都是。士兵们把四米多长的长矛,放在地上,避免过早的被敌人发现。弓箭手也做足了准备,严阵以待着。大多数的士兵,则是一边挖着拒马坑,一边观察着敌人。

图图鲁一马当先,观察着武国的军阵。暗想:“将近二万的骑兵对付一万多点的步兵,怎么也不会损失太大的。”

眼见就要到了近前,图图鲁调转马头,改变了方向,带领骑兵围着武国军阵奔跑,一边射箭一边寻找军阵的破绽。

武国军队躲在车阵后,用弓箭回击着。一阵阵箭雨后,双方互有伤亡。

图图鲁得胜心切,下令冲阵。骑兵从多个方向,向武国军阵杀去。

车阵都是一排排的,并不是围成一个大圈,缺口很多也很宽,不了解此阵结构的人冲杀一会儿,就会如同进入迷宫一般。

冲进车阵的兀夷族族骑兵,面对的是遍地的铁蒺藜和陷马坑,简直是寸步难行。四米多长的长矛,也让他们难以应对,一不留神就是一个血窟窿。躲在车阵后的弓箭手,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伤亡。

眼见胜利无望,图图鲁下令撤退。

冲出车阵,跑了一段路,图图鲁开始集结人马。有一千多人战死在了车阵之中,最要命的是有将近一半的战马,马蹄受伤,行走艰难。这些战马可是他们逃命的关键啊!图图鲁心中冒出一阵阵的绝望。

回到营地。巴嘎亚对图图鲁的惨败十分生气,怒道:“车阵不好打,就别打呀!如今战马损失如此之大,接下来可怎么打啊?”

图图鲁也是无奈,说:“还打个屁啊!咱得赶快逃了,一旦被包围,就是全军覆没啊!”

“现在就撤退,以大殿下的心性,会饶了咱俩吗?”巴嘎亚问道。

“为今之计只有向西撤退了,绕上一圈,再回草原。就说咱们确实坚守了七日,大殿下如何得知。”图图鲁说道。

他俩还在商量,却不知道已有四路兵马,向他们合围过来。

当兀夷族发现他们,即将被包围的时候,已经晚了。

巴嘎亚率领骑兵,左冲右杀的,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还又损失了不少的战马。

“现在咱俩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族人了,就让他们听天由命吧!天黑后,咱们带领还能长途奔袭的人马,向西突围。能跑出几个,就让长生天来安排吧!”图图鲁说道。

天黑后,六千多突兀族骑兵,开始向西突围。

步兵对付骑兵,天生就有缺陷,想要围歼骑兵,除非有非常大地利优势。虽然部署了大量的拒马和铁蒺藜,又挖的众多的陷马坑,但还是有三千多兀夷族骑兵,冲出包围,向西逃去。

天亮后,杨立下达了歼灭令。只用了半天,战场上就没有一个活着的兀夷族人了。

打扫完战场,收集好战利品和铁蒺藜,又休整了一日。杨立下令北上,追击西路北归的兀夷族人。

大殿下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好,刚北上三天,就被一支万人左右的武国军队,拦住了去路。这条路是他们北归最近的路了,要想绕行,至少要多走上十余日。

起初大殿下也没当回事,他可是有足足的三万多骑兵啊!就是地利于自己一方不利,让他有些生气。

道路也不是有多险峻,一面靠山,另一面是崎岖的山林,通路足有百米来宽。

大殿下一上来就命令部队猛攻,结果因为壕沟众多,不利于骑兵作战,只得无功而返。

大殿下召集下属,研究作战部署,结果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骑兵下马步战!

第二天,一万多兀夷族战士,发起了强攻。

纵横交错的壕沟,让兀夷族战士很是恼怒,冲杀的近前,已是气喘吁吁的,十分士气没了七分。

眼前的木栅栏,更是让他们无奈,短兵相见的草草的打了一番,就退去了。

一连三天,虽然互有伤亡,可谁也奈何不了谁,依然是处于胶合状态。

形势对兀夷族显然是不利的,万一后有追兵,可如何是好。

大殿下也不是草包,马上意识到不好,命令部将不顾伤亡,全力进攻。

在兀夷族的全力攻击下,武国军队终于守不住阵地,撤退了。

兀夷族战士,填平壕沟,拆毁木栏,大军继续前进了。

前进不足两个时辰,又被拦下了。依然是壕沟纵横,依然是木栅栏阻拦。看来是武国军队,早已准备好了这个营阵。

兀夷族如法炮制,再次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武国军队有地形优势,又依靠营阵,再次消灭了不少的敌人。

眼见越来越多的敌人冲进营地,武国军队再次撤退了。

兀夷族占领了营地,再次填平壕沟拆除木栏,又休整了一日,大军继续北上了。

不出大殿下所料,北上不足半日,再次被壕沟和木栅栏拦住了,这分明是在阻挠他们的回归。万一后面有武国大军追来,后果不堪设想。大殿下坐不住了,下令兀夷族战士立即下马强攻。

这次可没有那么好打了,壕沟又深又宽,而且沟下还有削尖了的竹片,木栅栏也结实了不少,大量的弓箭手和长矛兵,严阵以待。相反兀夷族战士,又是再而衰三而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锐气。

这是武国军队的最后一个营地了,只能坚守不能后退,所以反抗异常激烈。

兀夷族一连强攻了三天,愣是奈何不了这座营地,还损兵折将士气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