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辈子,下辈子 > 第247章 公主的劝说;杂乱的记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7章 公主的劝说;杂乱的记载

上辈子

很快,李适之的奏章也到了长安。

杨国忠看完以后,直接丢在了一旁,并没有送给高力士。

因为奏章中李适之将他的理由陈述了一遍,杨国忠也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干脆就把李适之的奏章给压下了。

安禄山那边一直没闲着,围绕着陈玄礼奏章的内容,不断向玄宗进言,说既然已经清楚截杀邮驿是庭州所为,那李适之就绝对脱不了干系,至于李非被刺杀,有可能是他们父子为了把罪名全部推给钟良而使用的苦肉计。此时为了防止生变,应立即将他们父子都召回,三司会审。

安禄山的算盘打的并不算精明,他身兼御史大夫和大理寺卿,即便加上刑部尚书,所谓的三司会审其实也是他的独角戏。所以,在后来和玄宗的交谈中,高力士直接将安禄山的心思给点了出来,本来已经动摇的玄宗这才作罢。

牛浅浅梦中得知李非的遭遇,心中忐忑不安,思虑了一夜,次日上午便去找了玉真公主。

平日牛浅浅都是下午去,所以玉真公主有些惊讶,便问道:

“妹妹,今日怎么这么早过来?”

“昨夜我做了个噩梦,一夜无眠,我想向姐姐请教一下,毕竟姐姐是修道之人,应该能给我指点迷津。”

“你做了什么梦?”

“我梦见李非被人追杀,全身是血,一下子就吓醒了。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所以一大早便来找姐姐了。”

“妹妹可能是有些多虑了,李非这次出去有陈玄礼将军陪同,还带了三千禁军,没人能够近身的。”

“可我一直没有李非的消息,心中不安,所以想恳请姐姐入宫,问一下圣上李非的近况如何。”

玉真公主立即答应了。

下午,玉真公主见到玄宗,问:

“陛下,近来可有李非的消息?”

玄宗一愣,反问道:

“你为什么会问到李非?”

“我是修道之人,李非通神,我想见一下他。”

“通神又能如何?若和朕不是一心,则是为妖。”

玉真公主立即听出了玄宗的不满,心中疑惑,接着问他:

“你是说你李非不忠?”

“陈玄礼的奏章说截杀邮驿可能是李适之所为,我已经下旨让李适之立即返京,李非虽然暂时与此无关,但他们毕竟是父子,也有勾连之嫌,朕知道他通神,但朕也担心他借通神之名,行一些阴暗之事。”

“陛下,万不可如此认为,自高祖以来,我大唐繁盛至今,才有这一个通神之才,且为我大唐所用,何其幸甚。我二十年来一心修道,心诚至金,不也未曾获上天垂怜?你说李非若是和李适之有所勾连,那他为何又去丰城将此事查明,他大可用通神之能将此事掩盖。”

接着,玉真公主将牛浅浅告知她李非一直以来如何殚精竭虑为圣上解难的那些话,全部说给了玄宗。玄宗听完后无语相对,想了好久才说道:

“朕只是担心而已,妹妹不必再说了。”

“陛下,我一定要说,我大唐到了今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狄仁杰...这些人为我大唐的今天创了不世之功,如今张九龄垂垂老矣,能担此大任的也唯有李非,还请陛下明鉴。”

“好了好了,妹妹,朕知道了,你今天来就为了此事?”

玉真公主看自己这番话玄宗根本没往心里去,心中愤懑,也就不再搭话,转身走了。

牛浅浅一直在道观等候玉真公主的回音,当他看到玉真公主的脸色不好,心中就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妹妹,不要慌张,圣上那里有我。你暂且回去,这几日我需要进宫。”

牛浅浅已经意识到玉真公主在圣上那里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事已至此,便只能打道回府。

+++++++++++++++++++

下辈子

李飞想要解构史料中的一些描述,但在《全唐书》里面,关于李非去丰州这段历史实在是太过于简略。无奈之下,李飞想到了之前曾经看过的一本书。

《大唐纪要》。

一共三册,对很多事情都有详尽的描述,他查询了下自己公司图书部门的藏书,刚好有,就让人把书送到了办公室。

《大唐纪要》里面,关于李非在丰州的遭遇写的确实篇幅很长,但和李非的口述完全对不上。且不说第一次刺杀发生在灵州,记载中是丰州,关于李适之的篇幅更短,甚至没有提及庭州刺史钟良。

文中说,在唐朝信使遭到截杀之后,唐玄宗派李非和陈玄礼远赴丰州清查此案,抵达丰州之后,李非曾遭遇数次暗杀,其中一次刺客被抓获后经过拷打致死,也未说出背后何人指使。李非怀疑是安禄山远在长安遥控指挥,但苦无证据。因为刺客的身份无法确定,李非便将刺客画像,发往周边各州府进行排查,也是无果。

远在庭州的李适之得知李非正在查信使被截杀一事,给李非去信,说可能是边境各地连年战乱,一些惧战的逃兵汇集在一起,在边境地区形成的小股势力,靠洗劫来往的商队为生。

于是,李非和陈玄礼又让边境地区各地州府提交近年的失踪士兵名录,发现总人数竟达千人之多,随后,李非从各地驻军中调集人手,在回纥和唐朝边境进行了数月的搜寻清剿,确实发现有许多的小股不明势力,但他们都是以回纥境内广袤的大漠作为掩护,一有风吹草动,便逃亡荒漠深处,踪迹皆无。所以最后也不了了之。

九个月后,李非返京。再往后,就和《全唐书》里面记载的一样,李非被贬。

两本书,都和李非叙述的不符,没有提及李适之反唐,刺客也不是他派的,截杀信使的人也和李适之无关。

这么大的描述差距,一下子让李飞也有些不知所措,他咨询牛倩倩的意见,也是一样。

牛倩倩几乎搜寻了全网的信息,远比书上写的更加奇葩,根本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哪些是杜撰。

李飞只好另辟蹊径,直接去找一些古籍的记载,没想到也是五花八门,各说各话。

李飞记得,在自己上历史研究生的时候,这些古籍绝对不是这样,虽然会有些出入,但对于唐史中历史事件的定论还是相对统一的,绝不是像现在这样,百花齐放,各不相同。

看来这就是由于李非的横空出世所带来蝴蝶效应的一种。

就这样研究了几天后,李飞和牛倩倩两个人根本没有形成任何一致的指导性的意见。正值关键时刻,细节完全不明,隔空指导一个不慎,可能真的会要了李非的命。

李飞和牛倩倩也开始有了点莫名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