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爹你慧眼如炬,孩儿远不及也!”
不敢狡辩的朱高煦,一个马屁赶紧奉上。
说起来,这也算是他的疏漏了。
从后世而来的灵魂,让他忘了,水泥在这个时代最大的用处,就是在快速修建坚城上。
而他,第一时间想到却是用来修路。
毕竟,“想要富,先修路”的理念对他影响太深了,后世谁还修城墙呢?
要不是考虑旅游问题,拆还来不及呢!
“哼,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行。”
“水泥坚城配上永乐大炮,从此以后,北方大漠草原,对于中原的威胁,不复返矣!”
“你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吗?”
“金陵城墙上面,已经布置了一些永乐大炮了!”
对于朱高煦的认错态度,朱棣很满意,接着说起着他的想法。
“爹,高,你这招,实在是高啊!”
不得不说,这些问题朱高煦还真没有想过。
无他,在他的脑子里面,有了火枪、大炮之后,唯一的理念,就剩下:进攻、进攻、再进攻了。
防御,那是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
“这火炮,不仅可以用到守城上面,更是可以用到战舰上面。”
“我已经命郑和,专门为此建造了几条大船,上面装上了永乐大炮,用来水战,再合适不过了!”
看到两个儿子,尤其是朱高煦一脸震惊与钦佩的表情,朱棣更是得意的接着说道。
“火炮战列舰?”
听到这里,朱高煦忍不住失声道。
他有些惊奇,自己不在的时候,老子好像快要把永乐大炮玩出花来了。
当然,这一切,是少不了这两个月,朱高煦开始源源不断供应过来的铜料的。
且,铜料的重量,随着开发的力度增加,也在不断的增加着。
这也是为何,之前他哭穷的时候,朱棣并不怎么相信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铜料,朝廷可是按照市价从他手中买来的。
单单这一项,汉王府就是日进斗金。
毕竟,在这个时代,铜料就是钱啊!
“咦,火炮战列舰?”
“嗯,这个名字听起来不错,一排排的火炮在船舱中排开,可不就是战列嘛。”
“行,以后这种炮船,就叫火炮战列舰了,简称战列舰!”
闻言,朱棣若有所思的说道,很快就拍板定了下来。
“啊?”
朱高煦一脸尴尬,不知道说什么。
“啊什么啊,不是你刚提出来的吗?”
“怎么,还有其他想法啊?”
朱棣胡子一翘,瞪了他一眼。
“不是,没有!”
“这个名字,我当然没啥意见了。”
“就是觉得这是老爹你发明出来的战舰,用我的想法来命名的话,是不是不太合适。”
朱高煦求救的看了一眼老哥,可惜他直接眼眸一垂,权当看不见,只能硬着头皮否定、解释道。
“啊呸,这个时候,跟老子分那么清了。”
“刚才你哥俩给老子下套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想的吧。”
“名字就这么定了,我喜欢!”
朱棣对着哥俩笑骂道。
“只是,这战列舰好是好,一次发射,那场面叫一个壮观,就是需要的火炮有点多。”
“还好,你小子争气,把铜料给我按期送了过来。”
骂完了,朱棣又开始夸了起来。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
这种手段,对朱棣来说,简直不要太熟悉了。
“那是,要不是把铜料的事情解决了,我哪敢来京城见爹你呢?”
“在我的计划中,开发铜矿、生产铜料一直都是头等大事。”
“水泥也好,平叛也罢,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铜矿服务的。”
“现在,总算做出了点成绩。”
“这不,我就来京城,找爹你表功来了。”
朱高煦打蛇随棍上,赶紧往自己脸上贴金。
这人啊,有时候,做的再好,不说的话,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所以,做成事之后,不管用什么方法,必须得让人知道。
“是啊,你小子立功了。”
“铜矿步入正轨了,以后你要经常回京,多来看看你娘,还有你哥、你儿子他们。”
说这么多,朱棣坚决不说,其实更应该来看他的话。
帝王嘛,永远都是那么傲娇。
尤其是成功的帝王,更是如此。
“那必须的,我也想常回来。”
“只是,爹你也知道,金陵、昆明之间,路途遥远就不说了,关键是路还不好走。”
机会显现,朱高煦当机立断的抓住,开始往道路上扯。
“也是,道路的确不好!”
“对了,用你那水泥修路啊!”
“你不是说了嘛,水泥路坚固、平坦,使用寿命长,到时候直接坐着四轮马车来京。”
“又快又不累!”
想起刚才朱高煦说的话,朱棣眼睛一亮,出言提议道。
“对啊!”
“咱爹这个想法好!”
“修一条金陵到昆明的水泥大道,到时候,我也可以坐上马车去昆明。”
“去看看你说的四季如春的昆明,到底是什么一番光景。”
不用朱高煦丝毫的暗示,朱棣这边话音刚落,朱高炽也不继续装睡了,连忙跟着提议道。
“依我看,不仅要修金陵到昆明的,更要修金陵到北平的,金陵到西安的,等等!”
“把全大明的官道,都换成这种水泥路!”
好似得到了启发,朱棣越说越是激动。
通畅道路的意义,其作用有多大,身为君王和军事大家的朱棣,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所以,知道朱高煦用水泥修路,而不是修城后,并没有过多的批评他。
站的位置不一样,他在云南,当然是修路第一位了。
“爹、爹,停一停!”
硬着头皮,朱高煦赶紧打断老子的美好畅想。
“怎么了?”
朱棣的胡子又翘了起来。
一副你不给我说出个一二三,要你好看的表情。
“爹,水泥路虽好,但是水泥路造价也高啊!”
“一丈水泥路,造价一两白银,单单一条通往汤丹铜矿的昆汤路,耗银八万余两啊!”
“昆明到金陵,少说也有五六千里地,这可是百万两银子的开销,汉王府可承担不起。”
朱高煦哭丧着脸,终于把自己的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图穷匕见,就看老子上不上钩了!
真的不行的话,这条路还是得修,无非是修的慢一点罢了。
若是真的能够承受的住的话,打心眼里,朱高煦还是想自己修的,毕竟关系到国力值。
可惜,想法很好,就是有点儿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