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二人漫步于紫禁城长长的宫道之上,初春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射在两人身上,微风拂面,很是舒坦。
“大哥,刚刚多谢了!”朱高煦拱手感谢道。
“这有什么,这燧发枪本来就是你府上的东西,现在让你主持在合适不过,这也都是为了大明千秋万代!对了这两日为兄就把那份子钱命人给你送过去,筹办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来找大哥!”朱高炽全不在乎的回答道。
“哈哈,那么小弟就先行谢过了,保证不让大哥的银子打了水漂,你就等着分钱吧!”朱高煦哈哈一笑。
“对了,大哥,你猜猜前些日子我去缘客坊小酌碰到谁了?”朱高煦故作神秘道。
“京城那么多人,为兄哪能猜得到,二弟你就别打哑谜,直说吧!”朱高炽淡定的回道,一点儿不着急。
“嗨,大哥还是那么无趣,那小弟我就直说了,那天我碰到了内官监的郑和了!”朱高煦也就不再卖关子。
“哦,此人为兄知道,从小就进了燕王府,他这个时候不是奉父皇之名在督造海船吗?”朱高炽有点儿疑惑。
“对啊,我也知道他在督造海船,于是就和他聊了下。大哥,想必你也清楚父皇对于此事很是看重,二弟我这段时间闲来无事也是翻阅了些历朝历代有关海外的故纸堆,对于海外之事也算小有心得!”朱高煦开始打下铺垫,省的被追问起对海外之事感兴趣的来由。
“哟,这可难为你了,从小不喜欢看书的二弟,最近竟然改性子了!”朱高炽打趣道。
“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你呢,就好好的做你的太子。小弟我,你又不是不了解,就是喜欢打仗,现如今国内还算稳定,北方大漠短期之内也算太平。这不我就琢磨着想去海外看看,有没有机会为我大明开疆拓土,也就静下心来研究了一番,你还别说!”朱高煦说道这,停了下来。
“怎么,还给大哥卖起了关子?赶紧说啊。”朱高炽有点儿感动,配合着他装作心急的问道。
“大哥我可告诉你呀,这一研究不得了,小弟发现,这海外真的是太大了!据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妙的多是无主之地,小弟觉得此乃上天赐予我大明的礼物啊!只是现在朝中众人只会把眼光放于国内一亩三分地上,其他视若蛮荒,岂不知就算是如今的江南之地,在秦汉之时也是他们口中的蛮荒之地啊!”朱高煦有点儿情绪激动,不知何时华夏民族渐渐丧失了开拓进取之心,忘了现在居住之地都是老祖宗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结果!
“别急,慢点儿说,难道你想去海外,这可不成,别说父皇不允许就是为兄也不会答应!这天下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这个当大哥的容不下兄弟呢,你目前当务之急就是把你口中的皇家军工厂,还有火器试验部队的事情干好了就行,为兄全力支持你!”朱高炽赶紧劝道,真怕他一下想不开跑去海外了,到时自己是有口说不清了——迫害兄弟的名声是跑不了了!
“大哥你想岔了,小弟我还舍不得宁儿、壑儿呢,再说宁儿也快生了,小弟才不会这时候出海呢!”朱高煦赶紧解释道,老哥对自己还是很好的。
“不是就好,你就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事先做好,不要出什么幺蛾子!”朱高炽拿出了做大哥的威严教训道,由于最近朱高煦的变化,他终于再次捡起了做大哥的“尊严”……
“唉,都被大哥给带偏了,小弟想说的是我准备要组建一支商队到时跟着郑和的舰队,准备一路贸易,挣点儿钱花花!现在就连父皇都知道我穷,这府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朱高煦哭穷道。
自己既然不准备争了,如果又表现的无欲无求、愈发完美连以前的毛病都没了,这不是让大哥“恐惧”吗?即使大哥不在意,但还是得给自己找点儿缺点才好,“自污”还是不错的,再说贪财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不至于招致杀头之祸,如果成功了所有人都会感激自己!
“是不是想让大哥在父皇那里帮你说说好话?”朱高炽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对他这个从小学习儒家学说的人来说,还是不太喜欢商人言利之事的,还好他也不是那么的迂腐,作为储君培养的他,很清楚税负财政对于一个国家的重大作用。
“嘿嘿,这只是一方面,小弟还想让大哥出钱占点分子,你也知道小弟我手头有点儿紧,不过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亏本,少于五倍的利润小弟我到时给你补上!”朱高煦装作不好意思的说道,开始拉他大哥下水!
“你啊你,原来在这里等着大哥呢,也别什么分子、利润了,缺多少,只要不过分就当大哥帮你的了!”朱高炽却是不想掺和的,虽然五倍的利润他也是非常心动,毕竟整个世子府家大业大的,不过这开销也大。只是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让他一下转不过弯、拉不下脸面来,就是太爱惜羽毛了!
“这怎么能行,大哥你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小弟怎能一直白拿你的钱。这钱该占多少就占多少,若是亏本了就算我借你的,赚了得话都是你的。放心吧,小弟绝不会把大哥您参与的事透漏出去,大哥你就放心好了!”朱高煦强硬的做出了决定,不给大哥反驳的机会!
“行吧行吧,这事为兄就依你了。你啊,还是那么急躁的性子。不过也别说什么亏了是你的,这点儿银子大哥还是亏得起的,就按你说的办吧,到时和军工厂的银子一起给你送到府上!”朱高炽无奈的说道,反正又不是什么大事,就当让他高兴了,自己这个大哥着实亏欠他颇多啊!
说完这些正事,两人就东拉西扯起来。朱高炽说儿子朱瞻基经常念叨着要见朱瞻壑,于是他就提议让两人一起结伴读书,对此朱高煦也表示这个方式不错。的确朱瞻壑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了,于是乎两人热烈的讨论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此朱高煦很有发言权,因为他知道明朝的皇子基本上都是被养废了,后期出了不少的奇葩皇帝。趁着现在皇子教育的规矩还没有彻底的建立起来,他准备插手其中,以后的皇帝就算不能做到震铄古今,但也得守成有余吧!
朱高煦提出不仅要对孩子进行文学教育,还要进行武学教育,只有强健的体魄加上清醒的头脑才能为大明建设添砖加瓦。对此朱高炽表示赞同,因为他学习的儒家本身就提倡文武双全,他只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罢了!至于后来的儒家种种不是,只是后来人故意弄偏了罢了!
正当二人愉快交谈之时,朱高煦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抬眼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