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想急着回家的姚德业,正在邮局门口,被两个老婆子扯着,掰扯道理。
他去退了车票,便依着苏怀兰所说,给苏永翰带点东西过来,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就是家里晒干的海鲜干货。
正好,他头天晚上也听说了那些乌七八糟的事,退完票也就顺路来了邮局。
只是他刚走到邮局门口,就看着两个婆子,正在那里唱念做打。
一个说:“这小伙子真不地道啊,害了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
另一个配合默契:“谁说不是,我侄女可是国营饭店的服务员啊!看上他小子是他的福气……”
第一个又接着骂:“可谁知这个小子,是个命硬的,凡是跟他走得近的,都要被克啊……”
邮局的人觉得她们聒噪,影响了正常业务,可她们也有话说:“我指名道姓了吗?怎么着,我们骂人,还有人上杆子来认的?”
这就很是泼皮无赖了。
只是她们说的几点关键信息,指向谁,也是不言而喻了。
邮局里跟苏永翰走得近的同事,还有一位年长大姐,同情的看着他:“小苏,你这也是飞来横祸啊!”
苏永翰只能苦笑:“可人家既没指着鼻子骂我,也没指名道姓!”
他摇摇头,低头继续去忙面前的活。他今天分在寄件打包这一组。
姚德业一开始还觉得奇怪,再一想这指桑骂槐的说辞,便听出来,还真是妻兄家的侄子。
他听不下去,当然为人也有些迂腐,便上前去理论:“两位大娘,你们一把年纪了,在人家单位门口指桑骂槐,这合适吗?”
那位年纪大的,一双细长眼,眉毛高高挑起,脸颊瘦消,一看就是刻薄难缠的主:“你又是哪根葱哪根蒜,来管闲事?”
要是苏永翰出来看一眼,也能猜出来,这位多半是徐云霞的娘,除了脸颊的胖瘦不一样,其他都特别像。就算不是徐云霞的娘,那也必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姚德业笨嘴拙舌的,可说的都是实话:“大娘,您这个年纪了,跑来这样骂,那你们家是跟人小伙子定亲了,还是相看了?人家小伙子骗啥了?他上杆子追你家姑娘了吗?”
邮局里有人看不惯的,也出来说话:“看你们年纪大了,不跟你们一般见识,你们差不多得了,赶紧走人吧!还真当我们邮局没人啊!”
旁边也有过路看热闹的,忙跟着问怎么回事。
这两位老大妈,便似得了机会,也不骂人了,假装是苦主,说这邮局有个小伙子,自己命硬克妻,前面一个未婚妻,刚说定就给克出毛病了,现在差点祸害自家闺女!
有人故意拆台:“那你家闺女就是还没事!”
姚德业理论:“你家姑娘,跟人小伙子相看了吗?无中生有,在这里胡说八道!”
邮局也有人趁机解释:“咱们这里的年轻小伙,可没跟谁相看过。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上杆子套关系!”
姚德业生气:“你们怎么能血口喷人呢?你说哪个小伙子?你指名道姓说出来!咱们来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
从邮局里面,又出来一位大姐,出来劝着姚德业:“你是小苏家亲戚吧?我姓陈。小苏托我出来喊你进去。别跟她们计较,算了,随她们编排吧!”
姚德业这人正直:“可她们这样胡说八道,害人不浅,以后我们家孩子,还怎么找对象?陈大姐,你说,她们这不是祸祸人吗?”
这陈大姐也笑着摇头:“这怕是没成,心里气不过,来出气的!说不定是个好事呢。”
姚德业倒也听劝,临走前还忍不住跟她们掰扯两句。
这陈大姐看不过眼,扯了他一把,将人给带进了邮局:“小苏,你家亲戚来了。”
苏永翰喊人:“小姑父,您别跟她们生气,没必要。”
姚德业:“永翰,不能让她们这么胡说八道!这不是糟践人吗?”
苏永翰拉着姑父去一边说话,才小声说:“小姑父,她们这样一闹腾也好,免得总是有人来给我介绍对象!”
听到这话,姚德业也沉默了。
自从去年冬天,二舅哥出事,工作被免职,小儿子的当兵名额没了,这个老大的婚事也出了问题。
好好一个青年小伙,长相清秀,身高挺拔,总有人想着给介绍个歪瓜裂枣的,什么小儿麻痹症的,媒婆都敢提……
他们就想着,这苏家成分不好,自家根正苗红,说不定能让这苏家老大当女婿,这可是端着铁饭碗的俊秀青年,香饽饽一样的大便宜啊!
自家闺女日子好过了,多少能帮衬些娘家,这端着铁饭碗的女婿,可不是靠天吃饭的庄户人家。
于是好几户人家,就为了闺女有更好的出路,悄悄给媒婆送礼,希望能说和这事。
毕竟,他们觉得,这是吃饭的大事,一点不寒碜!
寒不寒碜,苏永翰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饱受媒婆说亲的苦,每次回家,都是天黑后进家,天亮前出门,尽量少在村里露面。
苏永翰看起来倒是一脸轻松,反过来安慰小姑父:“小姑父,您就别惦记我了,福祸相依,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好事。”
姚德业还能说什么:“行,你自己能看开就行。要是实在不行,等风声小点,到时候去远点的地方相看人家。哦,这些东西你拿着。你小姑让我带来的。家里粮食缺,这些干货不缺。”
苏永翰也没客气:“正好,我给几个同事分一分。我一个人,怎么吃都行。他们家里孩子还小,缺营养,这些海鲜干货,好歹也算肉。”
姚德业:“给你的,你就自己做主。”
苏永翰又问了他跟小姑去申城的事,听说只带两个小的,去一趟看看。
苏永翰也理解:“小姑父,您跟小姑去申城,还有的愁呢!我这里不用担心。”
说的也是。他只要不着急相看对象,那这些事对他影响就不大,等过些时间,大家谁还记得这些事。
姚德业回到家,已经下午两三点了。进家以后,他径直走去厨房找吃的。
姚德业这个人就是这样,他身上带着钱票,退了车票还有一笔钱,可他一想到自己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媳妇孩子们还在家里,再好吃的东西,也难以下咽。
苏怀兰在院子里,帮着女儿起渔网的网头,怪他道:“带着钱票,不知道在外面吃点好的!国营饭店那肉包子,还不要肉票,你不去买几个。”
姚德业只憨笑,也不说反驳的话,揭开厨房大铁锅的盖子,里面果然还温着饭菜。
他端出来,就坐在院子里吃,边吃边说县城里的事情。
听完他的话,苏怀兰哼了一声:“这恐怕是那徐家人不甘心,去闹上一场出气呢!”
姚德业问:“徐家人这是自己成不了,也不想看到别人成?”
苏怀兰点头:“我见过那个徐云霞,这丫头长相一看,就是个厉害的!她也费了些心思,花了点时间。可钢蛋不接招,现在又打听到这些事,肯定心里不舒服。”
姚倩也说道:“我早上去外公家,公路边那马婶子说,有人来打听小舅。”
苏怀兰:“那肯定一打听就知道,我二哥这名声也算出去了。还别说,这也算是好事。”
但凡一打听,再一打听成老二那事,虽然上面一再申明,不能搞封建迷信,可老百姓骨子里天生带着对鬼神的敬畏,苏老二这本事肯定不小。
自家儿子是个什么情形,那恐怕还是掩饰了一二的,要是不掩饰,那恐怕不止克妻,还得刑克六亲呢!
姚倩不知怎么的,又想到了娄玉娥,她太喜欢这个温柔的大姐姐了:“妈,真可惜。小舅说,南乡那位玉娥姐不行。可我觉得她比大表哥小五岁,要是能跟大表哥相看,那该多好啊?”
苏怀兰也知道二哥的担心:“你个丫头才多大,竟去操心大人的亲事!闲的你!娄家人都不错,可是那摊子事不解决,以后也是个麻烦。”
姚德业在旁边接话:“这桂家还真是心眼小,毕竟是自己家出去的姑娘,就这么见不得人好。”
苏怀兰感慨:“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是吧,孩子们?你们的亲娘我,天天给你们出大力气,帮你们几个孩子去公社卖海货,你们可倒好,次次把钱都拿走!”
姚德业帮着媳妇说话:“你们还是孩子,攒钱干什么?钱票给大人拿着,有事还能中大用。”
姚倩对此不想说话,她知道亲娘说话,不过是调侃。
姚萍嘴巴利索:“爹,你现在吃的饼子,是我们拿钱票买的。你吃的鱼,也是我们捡回家的。我们全家,每个人都得努力。”
苏怀兰翻脸很快:“行了,她爹,我跟孩子说笑的。我们还能指着孩子的钱?那我跟你也越活越回去了!等我们从申城回来,你就好好在船上干活挣工分,我呢,除了织鱼网,晚上回来,我们俩自己去拉一趟网,来个大的。”
姚倩一听,还是亲娘有魄力,只是这渔网哪里来:“妈,可是渔网你们去哪里弄来?还有渔网下面坠着的铅坨子。”
苏怀兰满是自信:“我换了很多工业票,到了申城,什么买不到?这日子啊,以后肯定不是这个样。”
姚倩没听懂:“妈,您说以后日子不是这个样?那是怎么样。”
她心说,亲娘是个古穿今的将门之后,并不知道后世的发展轨迹呀。
苏怀兰面色有些认真:“老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自己干活,那日子才有奔头呢!你就看着吧,老娘这话搁在这,总有一天,大家都给自己干活。我们啊,先悄么干着。”
她又给几个孩子嘱咐一遍:“我跟你们爹出门不在家,你们也别急着去公社卖东西,先在家里晒干了,攒起来,以后卖干货也一样。”
姚倩点头,亲娘有神力外挂,每天不管多少斤,都轻松挑到公社去,要是亲娘不在,她们几个豆芽菜还真抬不了多少。
而且大人不在家,几个孩子怎么分到的海货?这就容易让人怀疑了。
时间过的很快,安顿好家里的口粮,苏怀兰两口子又跟老宅那边交代过,只说孩子小舅妈每天傍晚来家里陪三个女儿,让老宅那边晚上听着点动静,关照点。
姚老太太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老大两口子的工作还不一定,顿时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大业,你说你是不是为了分家,编出瞎话来哄我这老婆子?可怜我当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对你亲娘老子的!”
姚德业有口难言,只跟姚老头解释:“爹,娘说不通,我跟您说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既然分家了,苏怀兰可不会惯着老太太,语气也硬:“娘,分家文书上都写了,一个月给您和爹的养老钱,我一分不少。别管我在家里住,还是去了申城,这个事赖不掉,我也不赖。少不了您的养老钱,您还管我们去哪里,做什么?”
姚老头倒是真心担心老大,便跟着大儿子出了院门,找了个僻静处,听老大说了整个事情的原委。
姚老头深吸一口旱烟袋,叹气道:“这铁饭碗,果然不容易端啊!咱们老姚家,要想改换门庭,看来只能看下一辈了!”
姚德业连忙附和:“爹,您的孙子孙女这么多,只要有几个出息了,不就给家里改换门庭了吗?儿子算是看清了,我跟怀兰,就是卖力气的命。”
夫妻俩带着儿子和小闺女启程这天,三个女儿送到了国道旁,等他们上了车,才转头回家去。
到了家,三姐妹想带着渔网,一起去外公家,姚倩要去上课,二妹三妹带着渔网也能有个伴儿。
让两姐妹在家,姚倩实在不放心。他们家大门朝东,对着大海,除了西院老宅的邻居,便是前后院邻居,可前后院离的太远。
这年头,虽然人们大多都朴实,可要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还差得远呢!
姚倩装上三姐妹的口粮,又把早上捡回来的海货,捡了一篮子提上,两姐妹装好渔网头,带上足够的线梭子,便要出门。
可一出门,就看到二婶钱英华在南墙根旁,往这里张望。
姚倩问:“二婶,您有事?”
钱英华连忙摆手:“我听说你们爹妈出远门了,想来问问,你们中午要不要来这边吃饭,要是来这边,这边也好提前做你们的饭。”
姚倩忙说:“二婶,不用了。我们去外公家去吃。昨天小舅妈就说好了,做了我们的饭,不去不合适。”
三姐妹告别了钱二婶,走到无人处,姚萍开口:“大姐,我觉得二婶没安好心!以后咱们躲着点。”
姚宁也说:“大姐,尤其是你!”
姚倩想到了刚重生回来那天,二婶提着开水想烫她,失手后那可惜的表情!
这事她时刻不敢忘!上一世,可是害苦了她!
她让妹妹放心,又提到一事:“我会躲着她。我想,是不是爷爷救的那个人,又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