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流寇 > 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风云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百三十四章 南征风云起

辛苦耕耘两月有余,皇后肚中终是传出喜讯,虽不知是男是女,陆四仍是欢喜无比,又值大顺恩科圆满结束,可谓是喜上加喜,当真是龙颜大悦。

此次恩科,共录取北方士子316人,南方士子40人。北方士子录取人数最多的是淮扬地区,计有32人,余下各省差不多均摊,辽东地区最少只9人。

所录南方籍贯士子40人多为南直隶、湖广人士,这些人大半都是籍贯在南方却生活在北方,因此严格来说隆武元年的这次恩科其实录用的都是北人。只不过礼政府那边为了宣传大顺一统天下、四海来归的新朝气象,将籍贯南方的进士大表特表,以达成对南人“宣传”效果。

于成龙也被录取,不过其文章实在差劲,要不是陆四事先有过叮嘱,恐这位天下第一廉吏就成了这届恩科唯一不录者。

状元郎是淮安府的万元林,榜眼是徐州的柳毅、探花则是西安的巩成文。

主持恩科的礼政府原拟定的状元是柳毅,不过柳毅的状元却被右弼宋义忠一句“陛下出自淮扬,今届恩科也是我大顺首届科举,是否可让陛下家乡之人沾沾喜气”给生生变成了榜眼。

陆四亲自阅过三人文章,都写得很不错,所以哪个当状元都行,加上对家乡也的确有感情,便点了万元林为状元。

柳毅由状元变成榜眼肯定有些亏,陆四便格外照顾了这位徐州士子,破格命其任宫内厅近侍学士。

这个宫内厅近侍学士相当于皇帝“秘书”,从政治前程讲,含金量可比状元郎要高许多。

历朝历代,状元为宰辅者并不多,反倒是二甲进士入阁拜相的占多数。

那个探花巩成文是名符其实的,因为三人中他长相最好。历朝所遵循的“潜规则”就是长相好看的为探花,大顺也不例外。

按陆四旨意,今届所录士子都入国子监学习半年,吃住花销都由礼政府开支,入监之后即领俸禄,半年之后再依考绩分派工作。

国子监所学不再是八股文章,而是策论实务,授课老师也多是从六政府及地方挑选的干材官吏。

如兵政府侍郎贾汉复、礼政府侍郎冯铨等都会在国子监兼一门导课老师。陆四这位皇帝也将每月前往国子监一次,至于讲什么,则是皇帝自定了。

恩科的圆满举行让武科也提上议程,礼政府报请于今年八月举行大顺武科。

陆四欣然同意,并将武科等级规模提升到文科一样的程度,责令礼政府、兵政府、枢密院三家共同负责,且指定侄儿晋王陆广远为武科总裁官。此次恩科的主考官是礼政府尚书。

南明那支使团拒不转交国书的事,陆四不生气,这件事他全权交给李定国负责了,并且默许李定国“尺度”可以大一些。

不想这位李晋王于外交上面倒是很守规矩,并没有对南明使团用强,所以冯铨便出面当了回恶人。

陆四意让冯铨给南明的使团施加压力,从而让南京那边感到恐慌害怕,遂在大军南征之前可以起到分化南明作用,另外就是通过所谓和谈从南明身上割些肉。

比如迫使南明割让淮西之地,向大顺输送若干钱粮以解燃眉之急。

也就是让历史重演——多铎拿着史可法提供的钱粮率军打明朝。

宫厅内太监高歧凤往鸿胪寺向使团索要财礼,也是陆四的授意,此举是在向南明使团表明大顺的强势。

陈洪范密奏可议淮西得失,不过须大顺从四川撤军。陆四对此是不屑的,淮西他要,四川他也要。

因此在使团抵京的第七天,陆四授意左辅顾君恩出面同南明使团进行了一次正式接触。

会谈前,陆四接河南巡抚袁宗第奏报,有一明将施郎来投,并献东南地理图,请大顺军早日南下。

陆四觉得这名字熟悉,问枢密使吕弼周:“这个施郎是闽人?”

吕弼周详细看了下袁宗第的奏报,确是福建人。

“想必是他了。”

陆四点了点头,传诏赏施郎游击衔,调天津海军听用。

“陛下,郑芝龙尚在犹豫,未肯表明是否归顺之心。”

吕弼周是枢密使,枢密院统管军务,对南方诸镇的招抚策反皆由枢密院负责,而郑芝龙作为福建地方实力派,又是海上“霸主”,拥兵二十余万,若能策反归顺意义重大,因此这件事吕弼周是亲自负责的。

“一个闽国公,一个闽浙总督,郑芝龙还嫌不够么?”陆四冷笑一声。

吕弼周道:“郑芝龙原是愿归我大顺的,不过南都方面册其为南安侯,倒是叫郑芝龙自觉身份又涨了,故而便又观望起来。”

“那便也晾晾这位南安侯,待大军南下,朕倒要看看他郑芝龙有无胆量与我大军一决高下!”

陆四将案上已经批阅的奏疏交内侍整理归档,同吕弼周说起与南明使团会谈的事,最终定下须强硬的态度。

次日,顺方直接提出南明须向大顺称臣,岁贡三百万两,割淮西、四川等地方能达成和约的条件。

岁贡称臣,问题并不大。割淮西之地,弘光君臣也有心理准备,授意左懋第便宜行事,可割让四川肯定超出左懋第的权限,所以左懋第无法答应。

左辅顾君恩道:“既然贵使不能做主,那你们也没必要留在北京,明天便走,我朝下月自发兵去夺淮西,至于四川,不议了。”

左懋第等见顺方态度强硬,毫无和谈之意,便要求赴昌平祭告陵寝,议葬崇祯帝。

顾君恩断然拒绝道:“我皇帝入京之日即登煤山,哭过你们那位先帝,尔今还要你们哭什么,祭什么?”

并讥讽南京方面满洲势大之时惧虏之威不敢发兵,还一心想搞什么“联虏平寇”,将大顺视为洪水之祸,反将那异族满虏视为亲近之人,可谓是不忠不孝,如今却装成孝子贤孙要来哭祭什么先帝,简直让天下人耻笑。

随即取出檄文一道,当场宣读,指责南京诸臣“不抗虏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擅留满虏封王为罪三;各镇拥兵虐民为罪四。旦夕发兵讨罪”。

次日,顺方派员领兵三百名押送使团南返。

南返前,陈弘范、马绍愉密奏可说服金声桓、刘良佐、余永寿等镇来降。

陆四要枢密院负责此事,明确南明诸将若来降,一律降两级用之。随后留晋王陆广远坐镇北京,自己则轻车快马前往河南。

速度比之回返的南明使团还要快。

甘陕总督孟乔芳密奏,原满洲智顺王尚可喜已向大顺奉表,并愿密攻阿济格。

这件事让南征比计划中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