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1700章 物产(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半岛比较贫瘠,可再贫瘠的地方也有其独特之处。

半岛的山中有人参和其他一些特殊一些的植物,杜伏威在长安的时候听过皇帝喜欢奇花异草的故事,于是他也上了心。

让人弄了一些送回来,其实主要还是一些药材,因为半岛上的山峦是太皇山余脉,所以植被和辽东差不多少。

这些东西也不怎么稀奇,从高句丽王城中抄出来的那些,几乎都包括在内了。

杜伏威弄回来的东西之中最为特殊的是一些活物。

十几只鹰隼,还有一群猎犬,一只黑熊,还有就是些海货,鱼虾什么的都有,专捡大个的来,用海水养着,一路送回来,也不知会死多少。

李破听的连连点头,老杜还真是有心了,那么人在半岛之上,还就杜伏威想到了这些,怨不得人家在江都的时候过的那么富裕呢。

这人和人啊,就是不能比,没办法,有些人生来就灵,也就是杜伏威身份特殊了些,不然做什么官职估计都是一把好手,心思在那里摆着呢。

你瞧瞧范文进和王泽两根木头,空着手就他娘的回来了,在外做了那么长时间的守臣,当地特产你就不知道带回来一些给皇帝瞧瞧?

当然了,也就是杜伏威这么干还成,换了其他人他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劳民伤财知不知道?别人有样学样怎么办?

到了老杜这里就可以容忍一二,想法也就不一样了,你看人家老杜打了胜仗不说,回来的时候还想着给皇帝送礼呢,两个文臣满肚子的学识,怎么如此不会做人?

李破毫不犹豫的翻开小账本就给范文进,王泽两人记了一笔。

其实杜伏威说了半天,所谓的稀奇玩意都不怎么稀奇,在李破眼中,一件有用的东西都没有,也只能取老杜这番心意了。

实际上半岛之上最让李破惦记的还是上面的矿藏,高句丽能发展的那么壮大,和这个是脱不开干系的。

他们的锻造技艺很是先进,就是因为岛上有着优质的铁矿,铜,锌之类的矿藏应该也有一些。

这些东西中原不缺,可也不嫌多,而且有了矿藏,朝鲜都护府那边就可以自行制作铠甲兵刃,是十分方便的事情。

东海战事的收获就在这里,倭国发现了银山,这是在李破预料之中的,倭国产银,天竺有金,就算他那会不怎么关注,对此也总听说过。

此类稀有金属在当世只能作为货币来使用,不能产出化学产品,只是话说回来了,大量的金银流入中原,是盛世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让这些金银流通起来,最好是能取得那些异族的认同,如此一来,大唐的影响力自然而然便会与日俱增。

货币战争,没有时代的差别,只有形式的不同而已。

…………

可惜的是,收获也就这么多了,半岛上的农业非常落后,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李破想要的高产作物还是不见影子。

杜伏威带回来的那些种子之类的东西,都是山野当中所谓的奇花异草,和农业不沾边,就是能给长安的园圃之中添些光彩罢了。

而因为半岛纬度比较高,所以半岛上的植株确实可以在中原北方种植,这样一来其实也就没什么稀罕的了。

李破心安理得的口头收下了杜伏威的一片心意,宫里面的皇家私库如今已经很是富裕,财富增加的很快。

只要国势蒸蒸日上,总是穷不了皇帝的,不然怎么能维持一大家子生活?当初李秀宁搬回来的那点东西,现在就有点不够看了。

一顿饭吃的高高兴兴,可谓是宾主尽欢。

席间杜伏威还跟李破进言,说千万千万不能听国丈的,把浿水以南的土地都赏赐给新罗,那样一来,岂不又成了第二个高句丽?

而且杜伏威在岛上待了几年,感觉那里的民风不太好,倒也不是别的什么,就是觉得那些人比较喜欢吹牛皮,骨头也软。

唐人这才上岛几天?岛上的一些文人已经开始给自己找祖宗了,说什么也要跟唐人攀一攀亲戚的样子。

弄的杜伏威十分恼火,杀了些人才平了心气。

要不怎么说杜伏威灵透呢,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可就是感觉岛上的人不靠谱,所以就劝皇帝不要轻信新罗人,给他们点甜头也就完了,可不能让他们得了大便宜。

和李靖之前的上书比起来,你瞧瞧这差距,也不怪李靖在马邑窝了十几年不动地方,人家杜伏威就是个小贼,却在隋末战乱中成为了一方之诸侯。

这不但是际遇的缘故,还有眼界,魄力等等原因。

李破也不说对新罗已有打算,他知道杜伏威这是担心皇帝惑于美色,再加上国丈的劝说,真就让新罗人和唐人变成了一个祖宗。

他只是让杜伏威回去之后写个条陈呈上来,这是要做给臣下们看的,让他们知道吴王不但功大,还得到了皇帝的信重,吴王本人也是很关心国事的。

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再有什么人老是琢磨着去砍杜伏威的脑袋了,他耳边也能清静一些。

而且杜伏威还是很好用的,之后再派出去领兵,朝臣们也不会像上次那样叽叽歪歪。

他也算想明白了,总是把人圈在京师是下策,就算是他自己总待在长安都有些厌烦,何况是年富力强,心也比较野的杜伏威了。

时常出去走走,对人的心理会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杜伏威也就不会多想,大家你好我也好,过不了多少年,老杜也就老了,你让他动地方他估计都没那个能耐了。

…………

“殿下是这就出宫,还是让奴婢陪着在宫里走走?陛下嘱咐了,您今晚自便,愿意去什么地方都成,殿下您看……”

杜伏威熘达着走出了两仪殿,陪着他的宦官紧着巴结。

老杜喝了不少酒,可他酒量好,也一直在控制着自己别把皇帝给灌多了,所以他也没有多饮。

这会黑红的脸膛上挂着笑容,安步当车的走着,心情非常轻松愉快,见过了皇帝,也就没他什么事了。

杜伏威转着眼珠,心情大好,满身轻松的他笑道:“公公,你说俺是不是该去被拜见一下皇后娘娘?

不瞒公公说啊,俺自从来到长安,就还没给皇后娘娘请过安,问过好呢,正好趁便,不如……”

两仪殿的执事宦官在宫中也是个人物,可听了这两句,顿时面如土色,连连摆手赔笑道:“殿下可莫拿奴婢说笑,此事您还是跟陛下说吧,奴婢这条小命卑贱至此,您就不要跟咱一般见识了。”

杜伏威哈哈大笑,心里却有点后悔,都是喝酒闹的,胆子也比平日大了许多,不然怎么会拿皇后娘娘跟人来说笑,还是个宦官……

而且皇后娘娘也不太好惹,据说经常跟皇帝动拳脚,也是个巾帼女雄来的,这话要是传到皇后耳朵里,他老杜准定难过。

皇帝倒是不怕,老杜的为人他是知道的……

快点回家,快点回家,宫里面阴气重,容易引的人胡言乱语,也就皇帝阳气盛能够镇压的住。

就这他还不忘威胁了宦官一句,“就当俺什么都没说,但凡传出去半点风声,俺说什么也得把你脑袋拧下来。”

宦官连连保证,半个字也不会跟人说起,之后再也不敢跟杜伏威搭话,一直把老杜礼送出宫。

转头回来他就跟皇帝说了此事,宦官的话那真是一点也做不得准的。

李破就觉着杜伏威的尾巴还是有些翘了起来,找机会得让老杜清醒清醒,自家婆娘也是你老杜能调戏的吗?真是贼性不改。

杜伏威也确实是嘴欠,他说的那两句无心之言透露出来的意味可不太好,也就是李破,不然换个皇帝,准定要他明白为了这一句话得死上多少人。

不管杜伏威有多少优点,但毕竟他出身草莽,不懂言语不密对于有着如今地位的他是多么的致命。

很多义军首领都是这个样子,所以他们多数活不过两集,其原因就在于此。

…………

日子还得过,一场欢腾落下帷幕,第二天百姓们除了多一些欢乐的谈资之外,昨天的兴奋劲便也过去了。

只是长安文会之上,士子们做起了一篇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并借着长安的便利,很快便传到了各处郡府,让那里的人们清楚的知道,征讨高句丽的大军即将班师的消息。

大唐的疆土也扩展了许多,如此的丰功伟绩要是搁在承平时节,自然是值得大的故事,可放在唐初,人们高兴一阵也就罢了。

反正去年已经听到了不少关于东海战事的传闻,今年也就没那么兴奋了。

加之唐初时节,捷报频传,让人们的阙值提高了很多,对于东海战事的胜利成果也就视作了理所当然。

这也意味着大唐上下的自信心正在快速的建立起来,是好事来的。

…………

晚间李破回到后宫,又得迎接一片的恭喜。

晚上跟李碧说话的时候,李破就让她准备一份礼物送去给杜伏威,李碧觉着这是丈夫笼络功臣之举,欣然应允。

她可不知道,李破打着歪主意,想要吓唬一下杜伏威,让他老实一点,赶紧把尾巴夹住,不然这种事一定会时常发生,考验的则是老杜的心理承受能力。